胃炎不管不治不复查,3年后查出胃癌!从胃炎到胃癌,需要几年?

  胃肠类疾病     |      2023-04-12 09:44

2020年7月钱江晚报报道,一位27岁的年轻人查出了胃癌,而患癌前他也曾经常熬夜到凌晨,家中饭菜不合胃口就点外卖或者出去吃饭,常常与朋友在外吃夜宵喝酒,平时又由于工作忙而忽视身体锻炼导致肥胖。

image.png

2018年11月媒体报道,一位28岁年轻人被确诊胃窦腺癌,持续腹部胀痛了一周。医生分析病情后认为,饥一餐饱一餐,严重不规律的饮食,是他这次发病的主要原因。

image.png

而早在2009年,一篇《我国胃癌患者年轻化趋势的原因分析》中谈到,我国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胃癌患者中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7%增加到当前的3.3%。胃癌离我们其实并不远!

01

从胃炎到胃癌,只有4步

说到胃癌,就不得不提胃炎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是消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

image.png

胃炎的发生,主要与应激性事件、自身免疫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年龄、压力过大、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酗酒等因素有关。


胃炎与胃癌关系密切,从胃炎发展成胃癌,一般需要经过4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

image.png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表现为胃黏膜层变薄、萎缩等,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有一定的癌变概率。如果治疗不得当,病情就会进一步发展,向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靠近。

肠上皮化生是胃粘膜在反复损伤-反复修复这一过程中,替补的细胞发生异变导致。当肠上皮化生进一步发展成不典型增生的时候,就意味着胃癌早期已经来临。


最后,经过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的“不懈努力”,胃癌就慢慢地找上门来了。

肠上皮化生是胃粘膜在反复损伤-反复修复这一过程中,替补的细胞发生异变导致。当肠上皮化生进一步发展成不典型增生的时候,就意味着胃癌早期已经来临。


最后,经过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的“不懈努力”,胃癌就慢慢地找上门来了。

但是要注意,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中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胃癌的几率将大大提升。


02

从胃病到胃癌,5个症状要留心

胃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因此,以下5个症状一定要留心,当它们出现的时候,要警惕是胃癌的征兆:


◆上腹有肿块

上腹部出现不明肿块,肿块质地坚硬,有压痛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肿块迅速增大,累及背部、胸部等位置,造成背痛、胸痛。

image.png

◆疼痛性质改变

不管是腹痛、胃痛还是腰痛、背痛,疼痛感逐渐变得频繁,而且反复出现,毫无规律性可言。


◆烧心反酸

胸骨下部的位置出现强烈的灼烧感,同时胃酸大量分泌,腐蚀食管粘膜,引起胃食管反流病、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大便发黑

大便颜色异常,表现为发黑,排除了食物、药物等因素之后,可能与肿瘤引起上消化道内出血有关。

◆体重下降

由于肿瘤的存在,机体吸收营养物质出现障碍,从而导致体重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造成暴瘦。


03

胃部疾病不能忽略!

对于胃病这种常见病来说,大多数人都不太当回事,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胃不舒服吃点药就行。但如果长此下去,不注重胃的保养,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的出现。

image.png


这个病不是疾病的病,而是合并的并,也就是说不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病一起复发,轻者胃粘膜出血,慢性胃炎以及胃溃疡,重者会有胃穿孔甚至到癌变。

因此医学界建议35岁以上的中青年、家族中有消化道病史、饮食中经常出现“两高一低”食物的市民,应当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等积极措施,实现胃肠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35岁以上的人群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必要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肠胃里面是否有溃疡或者息肉,及时对其作出处理。

☛经常肠胃不适的人

胃脏和肠道是人体里面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若是经常出现胃痛、胃酸、胃胀或者便秘、腹泻之类的情况,患者就应该到医院做胃肠镜检查。

☛有胃肠癌家族史的人

胃癌、肠癌都具有一定的遗传率,临床上有不少的癌症患者都有家族病史,所以这类人群应该积极地定期到医院体检,还要做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