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存活率仅为10%!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必须做个肠镜检查了!

  肛肠科疾病     |      2022-10-31 17:47
大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重点癌症之一。我国大肠癌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


早期和晚期大肠癌的五年存活率差别如此大,可见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是何等重要。大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早期肠癌很难以症状做诊断!

肠癌早期没症状,而发展到中晚期才会有某些症状,但这些症状的人却也不是大肠癌患者所特有的。别说患者本人,即使医生都很难以此做最终诊断!

图片来自网络*


早期大肠癌几乎没有症状

大肠癌要有症状,基本上要到第二期、甚至第三期以上,如果希望找到可以根治的原位癌(第零期)或第一期癌症,想靠有无症状来决定要不要做筛检是绝对不可靠的。


年龄才是影响肠癌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排便习惯改变,非大肠癌特有,它也是功能性肠胃疾病常见症状。

现在胃肠道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趋于年轻化。而年轻人往往认为患癌是中老年人的事,往往忽视体检,忽视身体出现的蛛丝马迹。假如她重视排便习惯改变,及时做一次肠镜,也不至于发展到肝转移。


案例

男性患者,40岁,自述平时无任何不适症状,近半月来出现稀便,并有大便带血症状,遂到医院诊查。经过无痛胃肠镜检查后发现,患者结肠环腔隆起性病变,表面覆污秽苔。  

诊断为结肠癌,而且白光下大概已经是中晚期癌。


其实,胃肠肿瘤可怕的地方就是早期无不适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很多时候已经是晚期。千万不要等到出现症状才想起体检!


肠癌主要有两类表现:

根据癌灶位于结肠的部位,可将结肠癌的临床症状分为右侧结肠癌和左侧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多表现为黑便、贫血、腹痛、包块等症状,早期症状隐匿。


左半结肠癌多表现为脓血便、黏液便、腹痛、便不尽等症状。

出现上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往往预示着不再是早期癌,已经是进展期甚至晚期了。  


据统计,我国结直肠癌患者被确诊时85%是进展期,5年生存率低于40%



为什么必须做一次肠镜?

第一,大肠癌与其他癌症不同,它首先症状隐匿,早期大多没有任何症状。


第二,它大多是肠腺瘤演化而来。


第三,它生长及其缓慢,从息肉到肠癌,大约需要10-15年的时间。



所以,我们完全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要赶在癌变前做一次肠镜,就能发现并切除它。关键就在一个“早”字!


人的健康与死亡有时其实离得很近,早期检查,大肠癌患者就会后退一步,走向健康;晚一步检查,患者就会向前一步,走向死亡。


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之一,现有的技术方法应用得当,可使癌症死亡率降低约1/3。



大肠癌结肠镜检查有什么优点?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通过一条柔软的管状仪器,从肛门途经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最后进入大肠最深部甚至回肠末段的一种大肠疾病专门检查仪器。


结肠镜检查的敏感性是最高,是大肠疾病特别是大肠癌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被人们视为诊断大肠疾病的黄金标准。

图片来自网络*

有资料显示,通过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6282例分析,其中发现大肠癌371例,大肠癌检出率为2.28%;发病年龄从20岁至88岁不等;其中20-40岁28例,占本组大肠癌的7.62%。检出癌前疾病大肠腺瘤息肉等1500例,占受检人数的9.21%。


哪些患者必须做结肠镜检查?

一般认为有以下症状者为大肠癌高危人群,应及时做大结肠镜检查,以有助于发现早期大肠癌。


有原因不明的便血,血性粘液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腹痛、腹泻,消瘦,腹部包块,肛门急坠不适、贫血患者。


有大肠癌癌前病变如大肠腺瘤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史者。


有精神刺激,阑尾、胆囊手术史者。


以肉类及精细饮食为主者、缺乏运动者。


有大肠癌病史、癌胚抗原(CEA)试验阳性者。


有子宫及前列腺盆腔放疗史、胆囊或阑尾切除史者。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及上述大肠癌高危人群者,建议应及时到医院有关专科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早期大肠癌或大肠癌前变的可能。